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,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(10月1日至10月8日),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8.88亿人次,同比增长约5.5%。这一数据反映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和持续活力。- •
- •
- •
- •对比参考: 这一数据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(7.82亿人次),显示出旅游市场的全面恢复和增长。
- •“反向旅游”持续走热: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避开传统热门景点,前往三四线城市或小众目的地,追求更高性价比和更舒适的体验。
- •文化体验游备受青睐: 与中秋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,如赏月、灯会、非遗体验等,成为假期旅游的重要主题。文博场馆、历史街区人气旺盛。
- •周边游、短途游仍是主流: 在8天长假背景下,中短途的周边游、乡村游、自驾游需求旺盛,家庭出游是主力军。
- •文旅融合产品丰富: 各地推出了大量“旅游+”产品,如旅游+音乐节、旅游+体育、旅游+研学等,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。
- •消费信心的体现: 庞大的出游人次是居民消费信心恢复和增强的直接体现,对拉动内需、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。
- 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: 数据不仅反映了“量”的恢复,更显示出“质”的提升,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感和个性化。
- 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: 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,8.88亿人次的出游将极大地带动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总结来说,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.88亿人次的出游数据,是中国旅游市场活力和韧性的有力证明,也预示着旅游业将继续在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中扮演关键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