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的旅程

旅游不仅是去欣赏美景,更是放飞心灵的历程

当涂县太白镇:以文创IP为墨 绘就文旅融合新路径

2025-07-09 18:01:33 点击:

当涂县太白镇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,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旅资源。近年来,当地以“李白文化”为核心,通过打造特色文创IP,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探索出一条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的创新路径,为县域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以下从IP内核挖掘、场景化转化、产业链延伸三个维度解析其实践经验。


一、深挖文化基因,塑造差异化文创IP内核

太白镇的核心文化标识是“诗仙李白”的精神遗产——诗酒风流、山水情怀、人文风骨。当地并未停留在简单的“李白符号搬运”,而是通过系统性梳理,提炼出三大IP核心要素:


“诗”:李白在当涂留下的90余首诗作(如《望天门山》《夜泊牛渚怀古》),是文化IP的内容源头;

“酒”:李白“斗酒诗百篇”的浪漫标签,关联当涂本土酿酒文化(如“姑孰春”黄酒);

“乡”:李白终老龙山(太白镇境内)、与当地村民“醉卧松石间”的民间传说,传递“诗与远方皆在人间”的生活美学。

以此为基础,太白镇推出“太白诗酒客”主IP,并衍生出“小太白”(童趣版)、“醉吟仙”(雅趣版)等子IP,既保留历史厚重感,又契合当代审美。例如,“小太白”形象设计融合唐装元素与萌系特征,手持诗卷与酒壶,传递“读诗、饮酒、游山水”的生活方式;“醉吟仙”则以水墨风格呈现,突出李白“仙而不孤”的文人气质,强化文化认同。


二、场景化转化:让IP“活”在旅游体验中

文创IP的价值最终需通过场景落地实现。太白镇以“空间+活动”为载体,构建“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消费”的文旅体验链:


1. 主题空间:打造IP沉浸场域

李白文化园升级:依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“李白墓园”,打造“诗仙里”文化综合体,设置“诗径寻踪”(沿李白游踪复原景观)、“醉墨轩”(互动书法体验区)、“诗酒工坊”(传统酿酒+诗牌DIY)等场景,将IP元素融入建筑、导览、讲解中。

乡村文旅节点串联:以“太白诗路”为线索,串联龙山、青山、姑溪河等自然景观,打造“诗画乡村”线路——如在桃花村设置“太白桃蹊”打卡点(结合《山中问答》“桃花流水窅然去”诗句),在万山村开发“醉秋篱”(呼应“采菊东篱下”的田园意境),让游客在行走中与IP“相遇”。

2. 节庆活动:强化IP情感联结

每年举办“太白诗酒文化节”,围绕IP设计系列主题活动:


“诗韵当涂”诗词大赛:邀请游客以李白诗作为引,创作新诗,优秀作品制成IP文创(如诗笺、书签);

“醉美姑孰”酒文化体验:结合本地黄酒工艺,推出“诗酒酿”体验活动(游客可参与酿酒、题诗刻坛);

“太白夜话”实景演出:通过光影技术还原李白与好友泛舟、醉卧的场景,让历史“活”在当下。

这些活动不仅吸引游客,更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形成“破圈”效应(如#跟着李白游太白#话题播放量超5000万),推动IP从“在地”走向“在线”。


三、产业链延伸:IP赋能多元业态

太白镇以文创IP为核心,推动“文化+旅游+农业+商业”的跨界融合,形成“IP+产品”“IP+场景”“IP+服务”的全产业链条:


1. 文旅商品:从“纪念品”到“生活方式载体”

开发“太白诗酒客”系列文创产品,涵盖三大类:


实用型:印有李白诗句的帆布包、酒壶、茶盏(结合当涂陶瓷工艺);

收藏型:限量版诗画手账本(收录李白在当涂的诗作及本地画家创作的诗意插画)、“李白游踪”数字藏品(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虚拟诗画);

体验型:“诗酒盲盒”(内含小酒版、诗卡、任务卡,引导游客完成“寻诗”打卡)。

其中,“诗酒盲盒”上线3个月销量超10万件,成为年轻人“打卡太白”的社交货币。


2. 乡村产业:IP激活农文旅融合

将IP与本地特色农产品(如当涂大米、螃蟹、葡萄)结合,推出“太白诗礼”品牌:


大米包装印上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”(改编自李绅诗句),并附赠“李白与当涂”农耕故事手册;

螃蟹礼盒命名为“醉蟹吟”(呼应李白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”),搭配“诗酒品蟹”烹饪指南;

葡萄采摘园打造“太白葡萄园”,设置“摘果题诗”活动,游客可现场创作,优秀作品制成葡萄主题诗牌悬挂田间。

此举不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(溢价率达30%以上),更推动“农业+文化+旅游”的深度融合。


3. 数字赋能:构建IP生态闭环

开发“太白诗酒客”小程序,整合IP导览、商品购买、活动报名、积分兑换等功能:


游客可通过AR扫描景点,触发李白“穿越”讲解(如扫描青山李白墓,虚拟李白吟诵《日出入行》并介绍生平);

积分体系与本地商家(民宿、餐馆、商店)打通,消费或参与活动可获积分,兑换IP文创或体验项目;

开放UGC(用户生成内容)入口,鼓励游客分享“我与太白IP”的故事,优秀内容被制成短视频或线下展览,形成“传播-参与-共创”的良性循环。

成效与展望

通过文创IP的打造,太白镇实现了“文化价值—经济价值—社会价值”的多赢:


文旅经济提质:2023年全镇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5%,文创及关联产业贡献占比达20%;

文化传承创新:李白文化从“文献里”“墓园中”走进日常生活,本地青少年对李白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从30%提升至85%;

乡村振兴提速: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农文旅项目,村民人均增收超1.2万元,部分村庄入选“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”。

未来,太白镇计划进一步深化IP的国际传播(如与海外汉文化机构合作推出双语文创)、拓展数字文旅场景(如元宇宙中的“太白诗酒世界”),让“诗仙故里”的IP影响力持续升级,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具示范价值的“太白样本”。


总结:太白镇的实践表明,文旅融合的关键在于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的IP体验。通过深挖文化内核、场景化落地、全产业链延伸,文创IP不仅能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,更能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


标签:

暂无
logo
专注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、旅游目的地智能导览服务,分销合作运营深度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旅服务企业。

服务热线

0898-32693777

海口顶酷互联科技有限公司

海口市振兴南路宇建城市花园A座2单元1802

琼ICP备12002763号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