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的旅程

旅游不仅是去欣赏美景,更是放飞心灵的历程

景洪市以全域旅游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2025-07-09 18:11:36 点击:

作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,景洪市坐拥热带雨林、澜沧江风光、多民族文化等独特资源,是云南“旅游强省”战略的重要支点。近年来,景洪市紧扣“全域旅游”主线,以“文旅融合”为引擎,通过创新业态、优化生态、强化融合,推动旅游从“单一观光”向“深度体验”转型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
一、顶层设计:构建“全域化”发展格局

景洪市坚持“全市一盘棋”,将旅游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编制《景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,明确“一核两带三区”空间布局(以告庄西双景为核心,澜沧江-湄公河风光带、勐泐雨林生态带为两带,勐海茶文化体验区、勐腊雨林探险区、基诺山民族文化区为三区)。同时,强化“多规合一”,将旅游元素融入城乡规划、交通建设、生态保护等领域,推动“景城一体”发展:


基础设施提档:建成环勐泐雨林旅游公路、澜沧江沿岸景观大道等旅游交通网络,开通“景区直通车”,实现主要景区“半小时通达”;

智慧旅游赋能:搭建“一部手机游景洪”平台,集成门票预约、线路推荐、实时导览等功能,4A级以上景区实现5G全覆盖,智慧化服务覆盖率达90%;

政策保障加码: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,对文旅新业态项目给予税收减免、用地优先等支持,近三年累计投入文旅发展资金超15亿元。

二、业态创新:激活“多元化”消费引擎

针对游客需求从“打卡式”向“体验式”升级的趋势,景洪市以“文旅+”为抓手,培育了一批具有辨识度、吸引力的新业态,推动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


1. 文旅+生态:打造“雨林+”沉浸式体验

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(试点)核心区优势,推出“雨林科考+生态研学”“雨林徒步+星空露营”等主题产品:


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(勐仑镇)打造“雨林课堂”,开发植物标本制作、夜观昆虫等科普课程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00批次,带动周边农户转型为“自然导师”;

望天树景区推出“空中树冠走廊+雨林漂流”组合产品,结合雨林摄影大赛、雨林音乐节等活动,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5小时,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0%。

2. 文旅+民族:深挖“多民族文化”富矿

作为傣族、哈尼族、基诺族等多民族聚居地,景洪市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全场景:


告庄西双景以“湄公河六国水上市场”为核心,打造“夜市经济+民族演艺+非遗体验”综合体,引入傣陶制作、慢轮制陶、贝叶经雕刻等非遗工坊,夜间客流量占全天60%,年旅游收入超30亿元,带动周边5000余人就业;

基诺山寨推出“大鼓舞+狩猎舞+基诺大歌”实景演出,开发基诺族“包烧肉”“竹筒酒”等特色美食,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,旅游收入占全乡GDP的70%。

3. 文旅+康养:抢占“大健康”产业风口

依托优越的气候条件(年均气温21℃)和生态资源,布局“医疗+养生+度假”产业链:


勐远仙境景区联合医疗机构推出“森林疗愈+温泉理疗”套餐,建设禅修营地、中医馆,吸引长三角、珠三角“银发族”定期疗养;

江北片区打造“澜沧江国际医疗健康城”,引进体检中心、康复医院等机构,配套高端度假酒店,2023年上半年康养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5%。

4. 文旅+乡村:激活“农文旅”融合动能

以“乡村旅游重点村”创建为抓手,推动农村变景区、农房变民宿、农产品变伴手礼:


勐龙镇曼飞龙村依托“塔包树·树包塔”文化IP,改造传统傣楼为民宿集群,开发“摘芒果+做傣味+泼水节体验”一日游,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.2万元增至3.8万元;

嘎洒街道曼广凹村打造“田园综合体”,引入咖啡庄园、热带水果采摘园,举办“稻田音乐节”“丰收节”,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,带动周边形成“种植-加工-旅游”产业链。

三、融合发展:释放“全要素”经济效能

景洪市坚持“旅游+”跨界融合,推动旅游与工业、交通、教育等领域联动,放大产业协同效应:


文旅+工业:依托勐海茶厂、澜沧江啤酒等本土企业,开发“普洱茶文化研学游”“啤酒工业观光游”,茶厂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旅游收入占企业营收的5%;

文旅+交通:开通“澜沧江-湄公河”国际邮轮旅游线,串联老挝琅勃拉邦、缅甸景栋等跨境节点,2023年上半年跨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20%;

文旅+教育:与高校合作建设“文旅实训基地”,培育导游、民宿管家、非遗传承人等专业人才,年培训超5000人次,本地就业占比提升至75%。

四、成效与展望:从“旅游城市”到“城市旅游”

通过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,景洪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:


经济贡献显著:2023年上半年,全市接待游客1286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5%、42%,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%;

民生福祉提升: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8万人,间接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关联产业就业15万人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;

生态文化双赢: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5%以上,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率达95%,“雨林景洪·柔情傣乡”品牌影响力跃居全国县级旅游城市前20。

未来,景洪市将继续以“全域旅游”为引领,聚焦“国际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”方向,深化“文旅+”融合创新,推动旅游从“量”的扩张转向“质”的提升,力争到2025年建成“国际知名热带雨林文化旅游目的地”,为云南建设“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”贡献景洪力量。


结语:景洪市的实践证明,全域旅游不仅是“风景经济”,更是“民生经济”“绿色经济”。通过业态创新、产业融合、生态赋能,景洪市正走出一条“以旅兴城、以城促旅、产城融合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“景洪样本”。


标签:

暂无
logo
专注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、旅游目的地智能导览服务,分销合作运营深度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文旅服务企业。

服务热线

0898-32693777

海口顶酷互联科技有限公司

海口市振兴南路宇建城市花园A座2单元1802

琼ICP备12002763号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