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背景与目标
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,游客对景区导览的需求从“基础指引”升级为“沉浸式体验”。传统手绘地图虽具艺术感但信息静态、缺乏交互;电子地图虽动态但缺乏人文温度。本项目通过手绘地图与电子地图的深度融合,打造“视觉沉浸+智能交互”的新型导览系统,目标如下:
- 提升游客体验:兼顾艺术美感与功能实用性,满足不同年龄层(亲子、年轻人、老年群体)的导览需求;
- 优化运营效率:通过数据埋点分析游客行为,辅助景区流量管理、营销决策;
- 强化文化输出:将手绘地图的艺术设计融入景区文化IP,传递景区历史、人文故事。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设计
系统采用“双端融合”架构(手绘地图视觉呈现+电子地图交互功能),覆盖游客从“行前规划-行中导览-行后分享”全流程需求。
模块 | 功能描述 | 技术亮点 |
---|
1. 手绘地图可视化 | - 动态还原景区手绘全景(含建筑、景观、路径的艺术化绘制); - 支持缩放、平移、旋转,关键节点标注(如卫生间、休息区、热门景点); - 叠加电子地图信息(如实时定位、路线规划)。 | 基于SVG/Canvas技术实现手绘地图矢量化,支持高清适配手机/平板/大屏; 手绘风格可定制(水彩、素描、卡通等)。 |
2. 智能导览交互 | - 实时定位:支持GPS+蓝牙信标+UWB多模定位(精度≤2米); - 路线规划:根据游客起点、终点、偏好(如最短路径、无障碍路径)生成推荐路线; - AR导航:通过摄像头叠加电子箭头指引,解决“迷路”痛点。 | 融合室内外定位技术(GPS覆盖室外,蓝牙信标/UWB覆盖室内/复杂区域); AR导航基于ARKit/ARCore开发,适配主流手机型号。 |
3. 文化内容赋能 | - 景点语音讲解(支持多语言、方言、儿童音等音色选择); - 历史故事、传说、非遗文化短视频/图文弹窗; - 实时推送景区活动(如演出、花期、限流通知)。 | 内容管理后台支持景区自主上传/编辑,支持结构化标签(如“历史文化”“亲子互动”); 语音讲解采用TTS+真人录音双模式。 |
4. 数据运营后台 | - 游客行为分析(停留时长、热门路线、导览使用率); - 设备/系统运维监控(定位精度、流量消耗、故障报警); - 多端数据同步(小程序/H5/APP/景区大屏)。 | 基于BI工具(如Tableau)生成可视化报表; 支持API对接景区票务、监控、营销系统。 |
三、技术方案与架构
系统采用“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,兼顾轻量化与扩展性,具体技术栈如下:
层级 | 技术选型 | 说明 |
---|
终端层 | 手机/平板(H5/小程序)、导览机(安卓定制系统)、景区大屏(Windows/Linux) | 支持离线地图下载(500MB内可存储核心区域数据),降低流量消耗。 |
边缘层 | 蓝牙信标(iBeacon/蓝牙5.0)、UWB定位基站(可选)、景区Wi-Fi覆盖 | 室内定位依赖信标/UWB,室外依赖GPS+北斗双模; 信标部署密度:核心区域5-10米/个,普通区域10-20米/个。 |
云端层 | 地图引擎(高德/百度地图SDK定制+自研手绘地图引擎)、云服务器(阿里云/腾讯云)、数据库(MySQL+Redis) | 手绘地图与电子地图叠加通过坐标映射算法实现; 实时定位数据通过MQTT协议上传云端。 |
四、实施步骤与周期
项目周期约3-6个月(具体根据景区面积、复杂度调整),关键阶段如下:
阶段 | 时间 | 核心任务 |
---|
需求调研与设计 | 第1-2周 | - 调研景区文化特色、游客画像、现有导览痛点; - 输出手绘地图原稿(需景区确认文化元素准确性); - 完成系统功能原型设计(UI/交互)。 |
数据采集与制作 | 第3-6周 | - 手绘地图数字化:扫描原稿→矢量化处理→坐标对齐(与景区GIS系统匹配); - 景点POI信息录入(文字、语音、视频); - 定位设备部署(信标/UWB基站安装调试)。 |
系统开发 | 第7-14周 | - 前端开发(H5/小程序/APP界面、AR功能); - 后端开发(定位算法、内容管理、数据接口); - 地图引擎融合(手绘+电子地图叠加逻辑)。 |
测试与优化 | 第15-18周 | - 功能测试(定位精度、路线规划准确性、多终端兼容性); - 性能优化(加载速度、离线包大小、电量消耗); - 游客内测(收集反馈并迭代)。 |
上线与运维 | 第19周起 | - 正式上线(景区导览机部署、小程序/APP推广); - 提供运维服务(数据更新、故障排查、版本升级)。 |
五、报价明细(以5A级景区,面积≤20平方公里为例)
项目 | 子项 | 说明 | 单价(万元) | 小计(万元) |
---|
硬件设备 | 导览机(安卓平板) | 定制化设备(含防水、防摔),数量按景区需求(示例:100台) | 0.8-1.2 | 按需计算 |
| 定位设备(蓝牙信标+UWB基站) | 信标(含电池):50元/个;UWB基站:2000元/个(示例:核心区域部署50个信标+10个UWB基站) | 0.05×50 + 2×10= 4.5 | 4.5 |
数据采集与制作 | 手绘地图原稿设计与数字化 | 包含艺术绘制、扫描、矢量化、坐标对齐(需景区提供原始手绘图或委托绘制) | 5-10 | 按需计算 |
| 景点POI内容制作(文字+语音+视频) | 单景点内容制作:0.2-0.5万元(含真人录音、动画制作) | 0.3×200=60 | 60 |
软件开发 | 前端开发(H5+小程序+APP) | 含手绘地图渲染、AR导航、多端适配 | 20-30 | 25(取中值) |
| 后端开发(定位算法+内容管理+数据接口) | 含地图引擎定制、定位逻辑开发、BI分析模块 | 15-25 | 20(取中值) |
| 地图引擎融合(手绘+电子地图叠加) | 坐标映射算法开发、地图叠加渲染优化 | 5-10 | 8(取中值) |
测试与运维 | 功能测试+性能优化 | 第三方测试机构或内部团队 | 3-5 | 4(取中值) |
| 首年运维服务(数据更新+故障排查+版本升级) | 包含7×24小时响应、年度内容更新(如新增景点、活动) | 10-15 | 12(取中值) |
其他费用 | 项目管理费 | 协调、沟通、文档整理 | 总预算的5% | 按比例计算 |
总计 |
|
|
| 约130-180 |
六、方案优势
- 体验融合:手绘地图的艺术感与电子地图的功能性互补,满足“视觉享受+实用导览”双重需求;
- 技术适配:支持多终端(手机/导览机/大屏)、多场景(室内外/复杂地形),兼容离线与在线模式;
- 数据驱动:通过游客行为分析反哺景区运营(如优化路线、调整讲解内容、精准营销);
- 文化赋能:手绘地图可深度融入景区IP(如卡通形象、历史人物),强化文化记忆点。
七、注意事项
- 手绘地图准确性:需与景区GIS系统坐标对齐,避免导览路线偏差;
- 定位稳定性:复杂区域(如室内、峡谷)需增加信标/UWB密度,或结合惯性导航(IMU)补盲;
- 内容更新机制:预留API接口,支持景区自主上传新景点、活动信息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。
备注:以上报价为参考价,具体需根据景区实际需求(如面积、定位精度要求、定制化程度)调整,建议提供景区详细资料后进一步沟通。